胸腺瘤是一种来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纵隔恶性肿瘤。它不仅容易侵犯邻近心脏及大血管,引起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;它也经常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,如重症肌无力。因此,对胸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。
胸腺瘤的临床诊断是什么?纵隔肿瘤有很多种类型,包括胸腺瘤、胸腺囊肿、畸胎瘤、淋巴瘤等。胸腺瘤大多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,通常无痛或发痒。许多患者仅在体检时才发现肿块。由于缺乏有效的临床诊断标志物,现有的影像学等方法不能有效地将胸腺瘤与其他纵隔肿瘤区分开来,使得胸腺瘤的误诊率高达40%,造成了大量的误诊漏诊。因此,寻找准确的胸腺瘤诊断标志物一直是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目标。
“值得注意的是,一些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切除胸腺瘤后病情减轻或消失。”长期从事T细胞免疫研究的王海坤告诉《解放日报•上官新闻》记者,胸腺瘤合并重症肌萎缩症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,这意味着胸腺瘤输出了大量的“异常”T细胞。这是怎么发生的呢?
T细胞由胸腺细胞发育而来。青少年的胸腺相对活跃,一直在输出T细胞。青春期后,胸腺逐渐萎缩并退化为脂肪和其他组织。胸腺瘤患者多为40 - 70岁的成年人。正常胸腺组织已经退化,但胸腺瘤来源于胸腺上皮细胞,可以促进T细胞的发育。因此,胸腺瘤具有非常典型的瘤内T细胞生成。特征。为了准确反映这一病理特征,王海坤和丁建勇的研究小组将注意力转向了外周血中胸腺新迁移的T细胞。这是一种刚在外周血中完成胸腺发育的初始T细胞。细胞因子“白细胞介素8”高度表达,但在细胞成熟后不再高度表达。“白细胞介素-8”阳性T细胞的比例与胸腺瘤中T细胞的强度密切相关,可以反映胸腺瘤特有的病理特征,是理想的候选肿瘤标志物。